冷鏈存儲,冷庫專用高位倉庫貨架,冷庫專用
托盤 請找桂林協達倉儲設備有限公司!
冷鏈物流助力醫藥電商快速發展。當下,順豐、九州通和郵政等企業都殺入了醫藥電商物流環節,醫藥冷鏈物流趨熱。事實上,對醫藥行業來說,第三方醫藥市場存在已久,但即便是大型藥企,自身缺乏配送系統依舊是硬傷。
不久前,一盒7.8元的注射用促皮膚素被黃牛炒至4000元的消息讓人陣痛。一顆藥從出廠到患者手里,得歷經多個關卡,這層層疊加的風險轉嫁與投機,讓患者的真正需求難以到達藥品廠家手中,“牛鞭效應”讓藥品價格居高不下,藥企利潤卻一再降低,患者無法獲得廉價藥品。
但近期的幾則消息著實令人振奮:9月14日,傳出中國郵政、順豐與UPS三家物流企業已經陸續進入醫藥物流市場,待拿到相關“通行證”后,三家公司將正式切入第三方物流企業。與此同時,國內醫藥物流巨頭企業九州通打算成立單獨的物流公司,除了承接集團自身的醫藥物流配送業務之外,還將承接第三方醫藥物流配送業務。在資本投資醫藥電商新聞不斷的情況下,9月17日,“藥店+互聯網”的快方送藥宣布獲得天圖資本2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。
這意味著什么?等了這么久,醫藥電商終于等到“風口”了。數據顯示,2013年全年,雖然醫藥電商的規模為42.6億元,但平均增值超過了200%,2014年全年的電商銷售藥總規模已達68億元。2015年,壹藥網、康愛多、德開大藥房等國內領先醫藥電商風起云涌,一心堂、益豐大藥房、老百姓等傳統藥店零售業已感到兵臨城下,紛紛采用激進的擴張戰略,以應對“互聯網+”對線下門店的沖擊。
近日多地實施新版GSP認證,陸續爆出多家藥企因GSP不合格關閉。按照2014年新版GSP要求,到2016年之前,醫藥零售企業均需配備藥品陰涼、冷藏儲存設備,未達到新版藥品GSP要求的,不得繼續從事藥品經營活動。國家對藥品質量管控日漸嚴苛,要解決安全配送藥品的問題,必須由專業的運輸體系保障。隨著處方藥網售即將邁出解禁第一步,對于醫藥電商,難度最大的恐怕還是醫藥冷庫儲存和冷鏈運輸。根據國家有關規定,藥品冷庫儲存必須按照說明書要求執行,大部分藥品的基本保存方法是放置在常溫庫(不高于30℃)和陰涼庫(不高于20℃)的環境下,少數藥品需要冷藏(2℃-10℃)放置在冷庫中,藥品的儲藏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%—75%之間。不同藥品對溫度的要求都有所區別,有些藥品冷藏不能冷凍(如:常用的各種規格的胰島素注射液,冷凍可導致蛋白質變性,使藥品失效)。
對于即將公布的《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》,業內預計,將對醫藥電商有諸多利好,也會允許委托第三方物流配送。醫藥電商,宅配是關鍵,從冷庫到家門口,總不能指望“棉被+冰塊”吧?畢竟藥的好壞雖然肉眼難以辨別,但吃不好會出人命的。與實體醫藥市場不同,醫藥電商對藥品的分揀、儲存和運輸的溫度等都要有更嚴格的控制。
難度也意味著商機,多家藥企與物流巨頭敏感地殺入醫藥物流。面對來勢洶洶的“闖入者”,當下的醫藥市場格局或許馬上會顯出很大的變化。